11月30日,安徽萬邦醫藥006期讀書會如期舉行。本期由生物樣本分析部榮先云與我們共讀一本哲學與心理學相結合的經典好書——《被討厭的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
[日] 岸見一郎
內容簡介
全書是以一位哲人和一位青年對話的形式展開,通過把難題層層剝絲,拔除問題最深層次的毒瘤,把縈繞頭頂的困擾全部吹散。
完全印證這位哲人所說的:世界極其簡單,人們隨時可以獲得幸福。
書中闡述的核心概念是心理學家阿德勒所提出的“主張:“決定人一生幸福的關鍵不是過去發生了什么,而是你對當下的專注,以及你為此刻所做的人生定義”。
是定義自己還是被定義?
我們總是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忽略真實的自己。但我們真實的感受,也應被呵護和珍惜。
“鏡子很臟的時候,我們不會以為是自己的臉臟。但別人說了傷人的話,我們卻覺得糟糕的是我們自己。”習慣面對有關自己負面消息,總是想努力活成別人眼中優秀、完美的人,最終消耗了自己 。
而生活的意義,不是為了被定義,是為了發現更好的自己。
真正的幸福,是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國家心理督導師韋志中曾因為這本書,留下了自己的思考:“如果說自卑是人類與世界互動的必然結果,那么勇氣就是人們在追尋意義人生中的必然能力。它就藏在每個生命體的某一個角落,期待著特別的機遇。”擁有被討厭的勇氣,便是擁有自由的自己!
活在當下,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人生由每一個當下組成,過好眼下的每一天,人生這條長線才會遍布美好。
正如曾國藩所說,人生最好的狀態便是: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憂!不糾結過去無法改變的悔恨,不提前擔憂未來的不確定,只是安心做好眼下的事情,則是人生最好的選擇。
當我們真的擁有這份可貴的品質,便會發現:
世界極其簡單,我們隨時可以獲得幸福!